《英倫魔法師》Jonathan Strange & Mr Norrell - Wikipedia(英文)
作者:蘇珊娜.克拉克 Susanna Clarke
繪者:波提亞.羅森伯格(Portia Rosenberg)
譯者:施清真、彭倩文
出版社:時報出版
出版日期:2007年11月23日
繁體中文 ISBN:9789571347356
規格:平裝 / 896頁 / 25K / 普級 / 單色印刷 / 初版
簡介:時逢魔法式微、拿破崙橫掃歐洲的十九世紀初,英國僅存的兩名魔法師:古板紮實的諾瑞爾和青年才俊的強納森‧史傳傑,英法戰爭掩蓋了兩人之間的危險爭鬥,但是兩人對黑魔法的著迷和祕密涉獵,卻帶來想像之外的麻煩。此外,還有糾結繁複歷史的傳奇烏鴉王……
雜談:雖然文案寫了一大段,可是把假的地方刪掉就剩下上面那一點點了(汗),算了偽文案也寫的並不精采....
補充一下原文案
時逢魔法式微、拿破崙橫掃歐洲的十九世紀初, |
蘇珊娜也在故事中放了許多偽註腳,一開始覺得這種偽註腳簡直是對小說得褻瀆(其實沒有這麼嚴重),後才發現,有些註腳比本篇還好看怎樣XDDD~
(以下有捏)
因為不合花姐口味,所以雖然是花姐的書,但她只讀了兩行就先被我霸佔了(而且一佔就佔了半年XD|||)這本讀了非常久,主要是沒有什麼大起大落,所以也缺乏讓人一口氣讀到結尾的動力,所以只要有新書插隊就會先去讀其他書,導致最後陸陸續續看了半年有(汗)
是說沒大起大落也是優點啦,本來看那個騙人文案有些高潮點感覺很狗血,但故事裡的高潮其實都用很另纇的方式帶過去,像是一開始的死者復活,只是一樁枯燥又卑怯的交易;而接下來的對拿破崙戰爭,沒有師徒聯手斬雲破月,只有史傳傑一個人用些彆腳法術耍猴戲,而且好像起不了啥作用XD;亞蕊貝拉被擄走時,史傳傑不但沒發現還馬上結識新歡(默);期待黑人管家能成為什麼王,他的真名是什麼,到最後你會發現他是個善良的人不過此外什麼也不是...
到最後的大結局,甚至會讓人想這小說為什麼會叫做Jonathan Strange & Mr Norrell,明明就是"精靈與我"、"曇花一現的烏鴉王"或是"下集待續"會恰當很多(笑)
沒錯這是一本位裝成魔法書故事的吐槽小說,滿滿的破梗啊XD~
看過其他人的讀書心得後,覺得這部是適合讀原著的小說,整篇是用仿十九世紀英文所寫作的”十九世紀”當代小說(就是要當成一本19世紀寫的小說來看),中文就翻的太多直白感受不到這種復古的妙趣,只會單純覺得這是滑稽又諷刺的普通故事,真要讓讀者感受原汁原味,用五四運動的那種白話文翻譯應該不錯吧(賣的出去有鬼= =”)
我想如果期待像是哈利波特那種賣畫面和設定的青少年魔法小說,還是其他壯烈的奇幻故事,這本都會讓人大失所望,反而當一般的小說看,作者那樣又真又假的古典世紀風情,魔法彷彿如達人的手藝一樣,厲害卻不神奇,其實別有風趣。
另外一個地方本故事都從人物負面的角度來描述,諾瑞爾不講他的博學多聞,而老講他的頑固愚蠢吝嗇;史傳傑不講他的勇敢聰慧,而總是形容他的任性自以為視;其他人即使是幾乎如完人的存在史傳傑的妻子亞蕊貝拉,也老看到屬如女人的無知(刻板印象中),而反派角色更不用說了,殘忍毫無道理冷酷且喜怒不定...
也許是因為這樣吧,事實上劇中角色無論遭受多殘忍的對待,做為讀者都不會為此感到可憐,到最後我們記起的是故事而不是人物,也算與其它同類故事總是強調人物的魅力缺陷的可愛,這是給人不同的感受吧。
總之英倫魔法師不算好看,也有點不知所謂,故事還蠻零散的,收尾嘛,一方面很破梗,讓人燦笑,但作為結局還是有點太惡搞了,不過絕對稱不上不難看,還蠻適合無聊時拿到大眾運輸工具或廁所看,然後如果有辦法的話看原文比較好,畢竟這麼白話的翻譯讓本書趣味少了一半。
BBC -Jonathan Strange & Mr Norrell
2008年讀書心得寫完後,時隔7年的補充,我還真是有眼不識泰山,2015年5月本作已經成為BBC的影集了;雖然想多寫些什麼介紹,但7年之後,我故事已經忘到除了有兩個魔法師之外什麼都不剩了(笑)
真實的人物:
喬治三世(英文:George III,1738年6月4日-1820年1月29日),全名喬治·威廉·腓特烈(George William Frederick),1760年10月25日登基為大不列顛國王及愛爾蘭國王,至1801年1月1日後因大不列顛及愛爾蘭組成聯合王國而成為聯合王國國王,直到1820年駕崩為止。
阿瑟·韋爾斯利,第一代威靈頓公爵,KG,GCB,GCH,PC,FRS(Arthur Wellesley, First Duke of Wellington,約1769年5月1日-1852年9月14日),盎格魯-愛爾蘭裔英國軍人和政治家,被公認是19世紀上半葉最具影響力的軍事及政治人物之一。威靈頓公爵最初以少尉軍階加入英國陸軍,未幾就憑藉在拿破崙戰爭中的出色表現而獲連番擢升,最終更成為了英國陸軍元帥。
喬治·戈登·拜倫(George Gordon Byron1788年1月22日在英國倫敦出生-1824年4月19日在希臘逝世),英國詩人;作家,世襲爵位,人稱拜倫勳爵Lord Byron,引領風騷的浪漫主義文學泰斗,又譯擺倫。他熱愛自由,除了支持英國的民主改革外,十分同情希臘的獨立運動,1823年他號召一支義勇軍,前往希臘支援作戰,不幸於1824年因瘧疾死於希臘。其代表作有恰爾德·哈羅爾德遊記,唐·璜等。唐·璜是一部未完的作品,女兒為知名女士愛達·勒芙蕾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