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64-don-mccullin.jpg 
我這麼活過,我這麼愛過:一份塵封半世紀的書稿,一段並不遙遠的時代見證。《法蘭西組曲》透過他的眼睛,我們是否能認識這個世界,更多一點?戰火不曾擊倒他、軍方的格殺令阻止不了他,唯有良知令他退出了戰場。

我們全都受天真的信念之害,以為只需憑著正直,便能理直氣壯地站在任何地方。但倘若你是站在垂死者面前,你需要更多理由。假若你幫不上忙,你便不該在那裡。

下列內容可能會有引人不快的圖片,請慎。

書籍資料
作者:唐.麥庫林
原文作者:Don McCullin
譯者:李文吉
出版社:繆思
出版日期:2008年04月02日
語言:繁體中文 ISBN:9789866665035
規格:平裝 / 328頁 / 15*21cm / 普級 / 雙色印刷 / 初版

作者簡介:
唐.麥庫林(Don Mccullin)生於1935年,公認為當今世上最傑出的戰地記者。他拍攝的照片涵蓋了二十世紀下半葉的主要戰役,其中有很多幅都已成為時代符號。晚年定居英國鄉間拍攝風景照,致力於呼籲和平。他的照片被世界各地主要的美術館列為館藏。他獲得許多殊榮與獎項,包括不列顛帝國勳章(CBE,首位獲頒此勳章的攝影師)。
 
雜談:這本也是花姐的書,所以加快閱讀速度,可是還是用了兩個星期(掩面),一天一本的時代已經遠去了(泣)

為了信念戰士踏上戰場,那麼戰地記者呢?我們要有人為我們記錄下真相,那怕是拼湊的片斷的,戰地記者在戰場上的地位岌岌可危,他們對戰事本身毫無幫助,卻耗費許多資源,發生事情時第一個被捨棄的是他們,士兵排斥他們,當權者不是要利用他們就是迫害他們,若所處的一方勝利,他們不會得到任何好處,而失敗受到的待遇則如戰敗方一樣的危險。他們帶珍貴的影像回來時,同時也是對鏡頭前受苦受難者的冷酷,怎麼能有勇氣按下快門呢?極大的熱情和仰抑人性的矛盾,勇氣與卑鄙,為人犧牲奉獻但也麻木不仁,就算看完全書再反覆思索,我想我仍無法理解這個職業。
12825w_swinging_1.jpg 
我看過更加黑暗血腥殘酷的書(而且,非常多),但這本多是擦邊球或一語帶過的文章,並不鉅細靡遺的描述凌虐過程,從頭到尾也沒有噁心的片段,卻是少數真正感到憂鬱與難過的書,就彷彿去研究黑色大理花始末後的空虛一樣,我果然對真實故事沒有辦法~

在我們自以為安樂的這個時代,殘酷無理的戰爭從不止息,當然本書不算講述戰爭多殘酷勸人向善的寓言,也不是補充知識紀實的新聞,甚至收錄其中的照片都不特別血腥,這是一位從事戰地攝影記者,從他的第一張成名作貧民區照片,到最後一張戰地攝影的自傳,除了戰爭外也有這個人的大半生,令人唏噓的結尾沒有發生在戰場上,而是在與摯愛離別中。

這是一篇篇麥庫林出生入死的冒險故事,見證無數場近代的知名戰爭,並不是只有歌功頌德,對於自己的膽小、無助也如實記敘,情節非常精采,作者的文筆不遜於照片帶來的震撼(好啦,很多圖說後面都接著說影中人已經死於戰火,這也確實蠻震撼的),戲劇性十足。

在戰壕中泥濘裡,看著人性最黑暗的那一面,然後將一切畫為影像,同類如何殘害同類,喪失人性的那一刻,談論宗教、仇恨、權力都變成可笑的事情了,為了虛妄的東西去抹殺他人的存在,絕對沒有正當性,犧牲在正義之下還是遭到邪惡迫害都是一樣悲慘的。

同時作者作為英國人,他的觀點與親美的台灣資訊有許多不同,他只同情他看到的弱者,而無政治,共產、資產,宗教、國籍、膚色上的偏見,不管哪邊做錯了他都直言不諱(包括基督教、英國),這是他值得欽佩的地方,我也在這本書中,對於放下偏見獲益良多;諸如同情巴勒斯坦譴責以色列同等暴行、傳教士對印地安人的迫害、周恩來接見英國媒體、美軍對越南的揉佞、法國外籍傭兵團(唐的弟弟參與其中)....等等,雖然並非全部認同,但是他給了我新視點,讓我改觀最多的是對巴解和阿拉法特的看法。
donmccullinbiafra.jpg
緊緊握著空牛肉罐的白化症兒童。你會希望馬上拿著最好吃的東西塞到他手上~

還蠻希望大家都能看看這本書的,這是會讓人感到能安穩悠閒的閱讀,同情書中的受難者,是多麼大的幸福與奇蹟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